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甘肃深化“南阳实践”探索应用
“南阳实践”工作开展以来,甘肃省根据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按照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动态化更新、精细化落实方式确保“南阳实践”落地见效。同时结合省情实际,持续深化“南阳实践”探索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在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阳实践”是生态环境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实质要义是“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保安全”。其为快速高效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江苏响水事故、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公司尾矿库泄漏等事故处置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守正创新,探索开展“南阳实践”“甘肃经验”总结
甘肃省受地理地貌限制,河道谷地人口密集,化工园区、工业企业距离河道较近且布局集中,交通路网多沿江河、跨河分布,流域重点工矿企业和尾矿库“依山傍水”“临界跨域”,油品输送管线穿越河流、水源保护区,布局性、累积性和潜在性的环境污染风险巨大,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流动性、突发性、耦合性因素叠加自身生态和区位特殊性,导致极易发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且处置难度大、影响范围广。据统计,2011年以来甘肃省发生的5起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均为涉水突发环境事件。
2018年起,甘肃省立足全面掌握辖区流域水环境现状、环境风险分布、环境敏感目标分布、环境风险防控工程设施及环境应急能力基本情况等环境风险“底数”,组织开展“甘肃省重点流域环境风险评估”“行政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全省环境应急资源调查”“以案促建 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等一系列工作,并建立了环境风险“动态清单”。
面对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和复杂地质、水系环境特点带来的突发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风险态势,环境应急管理思维理念落后、基础保障不足、处置方法匮乏等短板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被动的实际现状,环境应急监测硬件条件落后、监测人员不足、监测能力薄弱等因素造成应急监测无法为事件处置提供有效数据支撑的现实问题。
甘肃省借鉴“南阳实践”的理念,创新运用“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抢空间,以处置保安全”思路,以如何快速、高效、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为目标,对全省2011年以来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全过程回顾、全要素剖析、全方位总结,探索形成了符合省情实际、经验方法独特、运用效果明显的“甘肃经验”。针对涉及水量充沛、水情复杂的干流和重要支流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总结出全流域“布控”,为处置兜底保障、赢得主动;“流水线”监测,为处置提供支撑、争取时间。
据悉,全流域“布控”是在精准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下游环境保护目标,在全流域同步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的一种处置方法;“流水线”监测是在充分掌握现有应急监测资源基础上,根据处置所需布设监测点位的数量、位置及监测频次要求和固定监测实验室位置,通过测算每个监测点送样时间,合理布设现场监测实验室,然后通过“采、送、接、测” 样分离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合理配置监测技术人员,加强送样人员、车辆配备,克服监测能力不足,提升监测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开展全流域布控和“流水线”监测,有效解决了既定处置目标下和有限空间内,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效率低下和被动应对及现有应急监测条件下和有限时间内,现场应急监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两者必须以准确的河流水文水系数据、详尽的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资料(水库、湿地、坑塘、闸坝、引水式电站、坝式水电站、干枯河道、江心洲型河道、桥梁、临时筑坝点、其他设施)、完备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方案、充足的环境应急物资和人员保障、科学的指挥作为基础。因此,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过程中全流域布控和“流水线”监测这两条经验是“南阳实践”理念边界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南阳实践”内涵的发展与丰富。深化运用,指导开展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
2021年4月25日,甘肃省某流域干流发生石油类浓度异常事件。此时甘肃省已进入汛期,该河实际流量约2300立方米/秒、平均流速约2—2.5米/秒,普通拦截导流、吸附降解等应急处置方法无法实施,加之事发点距离省界断面不足240公里,极易造成跨省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发生后,甘肃省根据流域环境风险评估成果和处置指挥人员实际经验,迅速对该河下游水电站、桥梁、渡口等环境应急空间设施及饮用水源地、出入境断面等环境敏感目标信息进行梳理,根据河流实时流量、流速等水文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迅速开展处置。
实施全流域“布控”,梯级吸附降解。协调上下游两市(州)全流域同步实施“控污、监测、降解”等处置工作,根据监测数据随时评估研判污染团演变态势,及时摸控污染团;提前全流域布控,投放活性炭、凹凸棒吸附降解污染团,为“歼灭”污染团留下“提前量”,确保无“漏网之鱼”。处置期间依托桥梁、水电站、渡口布设6个处置断面,指导上游市(州)依托水电站预防性投放活性炭20吨;指导下游市(州)第一时间利用水电站库区缓冲有利条件,重点投放活性炭、凹凸棒250余吨;在其他4个断面投放活性炭、凹凸棒等650余吨。通过数据分析、专家研判,26日18时污染团成功降解,达标通过甘肃省出境断面,27日11时解除应急响应,事件得到妥善处置。
“流水线”监测,数据支撑应急处置。此次事件处置中,需在300公里河段第一时间锁定污染团、研判污染变化趋势和污染团位置,因此对监测断面设置、监测频次提出了严格要求。面对监测“战线”长、监测人员和仪器装备不足、监测能力薄弱等问题,甘肃省创新采取应急监测“流水线”作业模式,充分利用下游市(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通过应急监测“采、送、接、测”样分离,将监测技术人员布置在采样和做样环节,送样和接样环节均由其他人员和社会车辆完成的模式,有效提升监测效率。事件处置中,共布设11个监测断面,监测频次为2小时/次,累计出具监测数据512个。4月26日12时30分在事发点下游138公里处某渡口控到污染团,为事件成功处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得益于两条经验的成功运用,甘肃省某流域干流石油类浓度异常事件仅用不到30个小时就得到妥善处置,不到48小时就解除应急响应,处置期间群众饮水未受到任何影响,也成功避免了一起跨省界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未来,甘肃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守牢环境安全底线为动力,坚持底线思维、系统理念、问题导向,突出精准、科学、依法应急,高标准完成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方案编制和演练工作。同时持续开展“甘肃经验”总结和运用,为“南阳实践”理念拓展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贡献甘肃智慧。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张志宏 魏斌 张燕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甘肃日报》等五家省级党报全媒体联动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建设美丽中国 书写绿色答卷